教育科研

 
论文:废旧材料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薛贞贞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4/15 15:28:11

[摘要]

“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讨论的话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许多因过期而变质或失去效用的废旧材料,处理它们的方法一向是被人们一扔了事。但废旧材料如果运用的巧妙的话,它们会成为我们活动中的宝贝,其中隐藏着很多内在巨大的教育价值。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环保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实践已为人们所认同,利用废旧材料来开展教育活动是一种既培养幼儿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有效利用触手可及的废旧材料来开展幼儿园活动,进一步挖掘废旧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利用价值,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入到教育实践中去寻求答案。

[关键词]:废旧材料  环保  有效利用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环保教育也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新《纲要》又要求我们将废旧材料运用于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游戏中去”。基于上述的理论依据,我们把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运用到户外体育活动、区域游戏活动中等,每一种废旧材料在活动中对幼儿来说,都具有人们意想不到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环保知识,让他们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一、利用废旧材料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生命在于运动,新《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根据这一理论,我们认为活动器械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为了使运动器械、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为了培养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为了使孩子对环保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在运动游戏中添加了环保的元素,使运动更能体现出健康与快乐。同时,又能节约幼儿园在购买器械方面的开支。于是,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将其变废为宝。老师、孩子和家长纷纷开动脑筋,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既富有童趣又能锻炼身体的各种环保体育器械。自制的体育器械不同于购买的体育器械,制作过程中保证了安全、卫生,达到了锻炼的效果。孩子们能在运动中感受环保,体验真正的绿色运动。比如:我们用大小不同的奶粉铁罐制作了练习幼儿平衡能力和训练幼儿胆量的“梅花庄”、“独木桥”、“高跷”,用废旧报纸搓成供幼儿进行投掷的纸球,用废旧纸箱做成了拖拉物品的“小货车”,用废旧油瓶装满水让幼儿练习提物行进走,增强臂力,用废旧铁丝制作了铁环训练幼儿手眼协调性……绿色环保体育器械满足了幼儿探索和发展的需要,激发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性更强了,也使教学活动不再单调,增强了趣味性。

二、利用废旧材料开展主题教学活动,落实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在幼儿园活动中开展环保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主题教育又是非常合适的教育方式。所以我们经常采用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废旧材料进行收集、分类和探索,让孩子充分认识到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哪些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哪些又是有害材料等。例如在开展大班主题活动“地球清洁工”中,事先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身边的废旧材料,比如有可乐瓶、废电池、牛奶罐、废报纸等。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让孩子亲身尝试,将实物废旧物品送到不同颜色的垃圾箱里,让他们了解绿色代表可回收材料,黄色代表不可回收材料,红色代表有害材料。在废旧材料分类的过程中,能正确投放,帮助幼儿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在学会分类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幼儿结合自身,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引导幼儿小组合作共同探索、商讨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就拿废旧报纸为例:将报纸搓成纸球可供小班幼儿玩“打怪兽”游戏,搓成纸棒可以供中班幼儿玩“赶小猪”游戏,设计成衣服又可以供大班幼儿开展“时装表演秀”游戏。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培养了环保意识。

三、利用废旧材料开展区域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温馨的环境能给予幼儿舒适感和安全感,开放的空间能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和材料,全身心投入活动中。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和个性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让幼儿动手动脑发展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材料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为何不在材料上下点工夫。于是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生活中大量的的废旧物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不同的游戏活动区。在材料的利用中首先注重了选择性,对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先进行归类并有选择性的利用。例如在中班建构区里为了让幼儿进行创造性的搭建房屋。我们投放了旺仔牛奶罐、废旧鞋盒、牙膏盒等材料,孩子们在建构中会利用投放近来的安全、卫生的废旧材料来搭建他们想象中的公园、高楼大厦……。其次注重材料的再造性,比如在大班的美工区我们收集原本丢弃的瓶子、罐子,启发幼儿动手用画、包、扎、剪、贴等技能让幼儿在上面学习装饰瓶罐的多种方法,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我们又提倡幼儿利用废旧报纸、挂历纸、纸箱、纸盒、广告纸、彩色纸等,通过撕、剪,制作出一件件漂亮的服装、纸艺作品,既环保又美观,不但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让幼儿深切地感受到废纸也是可以利用的。最后还要考虑材料的多功能性。比如在建构区里用来搭建过的牙膏盒,纸盒可以立刻投入到手工区让幼儿动手制作立体房子和立体汽车,美工区里瓶瓶罐罐的盖子可以转移阵地投放进益智区,让幼儿亲自制作他们喜欢玩的飞行棋和五子棋等。无论哪个区域,我们都在游戏中关注幼儿的表现,根据实际情况不断选择废旧材料、改造废旧材料,不断丰富、调整操作材料。因为这些废旧材料增加了游戏的挑战性,让幼儿兴趣更为持久。同时,在无形中给孩子、家长都树立了正面形象,有助于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利用废旧材料开展园内亲子活动,增进亲子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平时我们借助校讯通平台,结合课程所需鼓励家长和幼儿齐动手,收集废旧物品及半成品材料,共同制作一些亲子活动中所需要的、丰富的、有吸引力的、带有环保意义的活动材料。比如:我们大班年段在开展“三八”亲子活动中,为增进亲子情感,要求完成的亲子作品是利用废旧布块边角料缝制一个米袋,而米袋的重量又恰好是孩子出生时的重量。从孩子们的交谈中感觉到家长和孩子们已在积极的参与准备中,也在精心的制作着。“三八”节那天邀请家长参加园内组织的亲子活动,父母亲将那些和孩子共同制作的环保米袋分别系在了孩子们的肚子上,让每个孩子都来当一回大肚妈妈并在室内扮演大肚妈妈开展各项劳动体验,在体验劳动的整个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大肚妈妈的辛苦,他们都说:“好累,原来做妈妈真的很辛苦”。逗得参与活动的家长们个个捧腹大笑。在这个亲子活动中,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环保米袋,一起参与游戏并体验亲子游戏带来的快乐,使家园密切配合共同发挥其教育功效,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同时,通过对废旧材料的收集、利用等不仅增强了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带动家长提高了这方面的意识。

总之,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坚持去做个有心人,多渠道的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并合理、有效的运用到幼儿园活动中去。那么废旧材料就一定会成为教师教育教学时的好帮手、家长家庭教育时的好助手、幼儿快乐游戏时的好朋友。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小议幼儿园环保教育》                             学前教育文萃

《废旧材料在幼儿园游戏中运用情况的观察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后台登陆  版权所有:八里店镇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鑫源网络